天刚蒙蒙亮的时,金兰花已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,这会儿正一一交待吴大。
“这些是昨天剩下的先卖了,锅里再等一个时辰再捞出来,客人不多的时候,就把案板和菜板擦干净,脏兮兮的客人不喜欢……”
絮絮叨叨个不停,吴大催她:“知道了又不是头一天开店,以前你不在的时候我不也做的好好的嘛。赶紧走吧,路远怕晚了。”
“每回我不在的时候,你总是东错西错的。算了,我得走了,你仔细些。”
吴大也无奈,就错了一两回,怎么就是每回了?不过他也没笨到跟媳妇争辩,不然真是没完没了了。便点头称是,催人快走!
金兰花要去府城附近一个叫楚家村的村找个楚师傅,是个做京城点心的师傅。
虽然南山的亲事成了,大头没有了。但是金兰花赚钱的心性没有少。谁不想过有钱日子呢?不说别的,家里虽说吃喝不愁还能存下些钱,可是一家人也累死累活的。金兰花现在的目标就是买几个下人,做饭的洗衣打扫的都要!铺子里的活一年半载的脱不了手,但是家务活总能放开了吧?先当个不干活的夫人,等几年就是啥都不干的“老封君”!
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挣钱!
跟金兰花同样对挣钱有执念的东篱,也没忘给伯母留意赚钱的法子。
前两天金兰花收到东篱的信,除了一如既往的关于南山成亲的内容,就是给金兰花介绍了位点心师傅。
这位点心师傅是楚家的老伙计了,是伙计不是卖身的下人。楚家大夫人派他到京城楚家的铺子里做事。这位师傅姓金,金师傅也是活泛人,平日里做好自己的事外,还学会了做京城的点心。大夫人便又开了家点心铺子,金师傅做了大师傅。别说,金师傅虽说是半路出家的,但还真有几分天份,铺子的生意从开张起一直都很好。
去年金师傅的爹病重,金师傅便回来了。金师傅回来前几个月带了几个徒弟,把自己的手艺都教给徒弟了。
因为这个大夫人对金师傅印象很好,就想着给金师傅介绍个好老板。
东篱一直跟楚家联系紧密,有事没事一月一封信没断过。各个节气楚家人的生日等等,都有礼物送到。送的也不是多贵重的,是个心意罢了,毕竟自家尽全力送的,在楚家看来也也不过尔尔。给楚老夫人和大夫人他们多是自己做的衣裳鞋袜之类。平辈的就是东邑县的土特产。晚辈就是些小玩具的。
别看东西不值钱,淘换来还是费了心的,不为别的,不好重样是吧!
长安见东篱劳心劳力的,便劝她不必每次都送。东篱便说:“外祖家对我们这么好,我们离得远不能常回去请安,只能送些东西表表心意。再说这些东西又不值钱。”我不费心跟他们来往,只怕有好事也想不到我们。
是不值钱,但是费精神啊!长安也知道东篱是为了跟外祖家多亲近,便不再劝。隔天给了一些银票,让她买些便宜的。东篱收了银票,嘴上却说:“外祖母舅妈们又没嫌我们的东西简陋,何必抛费。”
长安只说尽管花,没了再给!
东篱心说:“也不知道瞒着我收了多少孝敬。”嘴上却说,“这些钱你是哪来的?不干净的钱我们不能收!”
长安:“放心,都是正当的!”
???